博客开通
博客名称 :
博客昵称 :
自我介绍 :100字以内

信息标题
没有提示信息
用户登录
登录名 :立即注册
密 码 :找回密码
Cookie :

页面设置

正文

孟子的口才

2016-11-29 09:11:48
分类:爱好

我国古代有许多历史人物,他们除了满腹经纶之外,还出口成章,口若悬河,似乎天生就是一个演说家或者是辩论家。如,苏秦、张仪、孟子、韩非子、郦食其、晏平仲、东方朔、张永年、邹忌、祢衡、诸葛亮、徐文长、纪晓岚等等。特别是春秋战国时间这类人物特别多,战国时代,百家争鸣,游说之风,十分盛行。一般游说之士,不但有高深的学问、丰富的知识,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动的比喻,来讽劝执政者,最为凸出。如:二桃杀三士、舌战群雄、阻孔子事齐的晏子;自荐出使楚国,促成楚、赵合纵的毛遂 有着“三寸不烂之舌"之称,游历七国,合纵连横张仪能够劝说六国国君联合,身佩六国相印, “一怒而诸侯惧,安居而天下熄”的苏秦;逻辑思维谨严,想方设法将人问进胡同的孟子等等。在众多的演说家当中,孟子的口才应该是佼佼者之一。

 

   孟子为了宣传儒家思想,孟子经常同其他学派进行针锋相对的辩论。孟子生性知言善辩,把辩论的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。但是,关于孟子的口才人们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。有人认为,孟子辩论有理有据让人信服。也有人认为,孟子只过是强词夺理的诡辩。孟子曾仿效孔子,带领门徒周游各国,虽然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,但其能够“舌战”各国政府领导和学界高手,并且能够与人在辩论时带进“胡同”,使对方“哑口无言”,十分难得。随后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。孟子与其弟子的言论汇编于《孟子》一书,是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之一。

 

   孟子的口才确实过人,但不是伶牙俐齿或机智巧辩,而是学问充实与才思敏捷的表现。一般人遇到梁惠王或齐宣王这样的大国君主时,往往察言观色、委婉发言、投其所好,但是孟子秉持儒家立场,主要考虑百姓的需求,所以说话引经据典,随口就组成浅显的成语,使人一听就明白,并且可以传之久远。

 

   在"孟子"的"告子"上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: 孟子对齐王的昏庸,作事没有坚持性、轻信奸佞谗言很不满,便不客气的对他说:"王也太不明智了,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,可是你把它在阳光下晒了一天,却放在阴寒的地方冻了它十天,它那里还活着成呢!我跟王在一起的时间是很短的,王即使有了一点从善的决心,可是我一离开你,那些奸臣又来哄骗你,你又会听信他们的话,叫我怎么办呢?"按着,他使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:"下棋看起来是件小事,但假使你不专心致志,也同样学不好,下不赢,奕秋是全国最善下棋的能手,他教了两个徒弟,其中一个专心致志,处处听奕秋的指导;另一个却老是怕着有大天鹅飞来,准备用箭射鹅。两个徒弟是一个师傅教的,一起学的,然而后者的成绩却差得很远。这不是他们的智力有什么区别,而是专心的程度不一样啊;"这是一个很有教学意义的故事,我们要学习一样东西、做好一件事情,是非专心致志、下苦功夫不可的。若是今天做一些,把它丢下了,隔天十天再去做,那么事情怎样做得好呢?求学、做事的能否成功,这也是个决定因素之一,故后来的人便将孟子所说,“一日暴之,十日寒之”精简成“一暴十寒”一句成语,用来比喻修学、做事没有恒心,作辍无常的一种说法。

 

   孟子作为一个学者和谋士,他要开导国君的心思。因为古代的政治,你国君如果说想通了,想对了,那么老百姓就有福气了。孟子他在游说执政者时,始终不忘一个“仁”字;宣扬治国策略,不忘一个“民”字。辗转诸国,四处游说,只有仁他看得最重;唇枪舌剑,才思敏捷,要把民放在心中。在他的词典里,第一页是“仁政”。忙于天下,为的就是天下。他信奉的是仁者无敌。《梁惠王章句上》开篇,“孟子见梁惠王。王曰:“叟!不远千里而来,亦将有以利吾国乎?”孟子对曰:“王!何必曰利?亦有仁义而已矣。王曰,‘何以利吾国?’ 大夫曰,‘何以利吾家?’土庶人曰,‘何以利吾身?’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。万乘之国,弑其君者,必千乘之家;千乘之国,弑其君者,必百乘之家。万取千焉,千取百焉,不为不多矣。苟为后义而先利,不夺不餍。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,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。王亦曰仁义而已矣,何必曰利?” 其意思是:孟子拜见梁惠王。梁惠王说:“老先生,你不远千里而来,一定是有什麽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?”孟子回答说:“大王!何必说利呢?只要说仁义就行了。大王说‘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?’大夫说,‘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?’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,‘怎样使我自己有利?’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,国家就危险了啊!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,杀害它国君的人,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大夫;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,杀害它国君的人,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。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拥有一千辆,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,他们的拥有不算不多。可是,如果把义放在后而把利摆在前,他们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。反过来说,从来没有讲“仁”的人却抛弃父母的,从来也没有讲义的人却不顾君王的。所以,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,何必说利呢?”

 

   还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。孟子问梁惠王:“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,有什么不同吗?” 梁惠王回答说:“没有什么不同的。” 孟子又问:“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?” 梁惠王说:“也没有什么不同。” 孟子接着说:“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,马厩里有的是壮马,可老百姓面有饥色,野外躺着饿死的人。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!大王想想,野兽相食,尚且使人厌恶,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,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?孔子曾经说过,首先开始用俑(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)的人,他是断子绝孙、没有后代的吧!您看,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,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?” 

 

   孟子的辩论是替自己的行为辩护。因为很多人认为他的行为有些偏颇,他就会找到理由来说明。他在游说的过程中,常常潇洒的挥挥袖袍,衣袂飘飘,在黄土上逶迤,在风沙中凝滞,沿路高呼“民贵君轻,任政爱民”,仿佛他是思想殿堂上最权威之王。 一般来说,偏差的观念会带来错误的行为,亦即邪说会造成暴行,结果则是天下大乱,民不聊生。孟子身处战国时代中期,一方面,杨朱、墨翟的言论充斥天下,另一方面,农家、纵横家、兵家的追随者也游走各国。这个时候若不出而辩论,儒家还有存在的余地吗?孟子为了传承孔子思想,向执政者和普通老百姓灌输儒家思想,有时候孟子说得似乎有点偏激,如“杨子为我,是无君也;墨子兼爱,是无父也;无父无君,是禽兽也。”。孟子是把一种立场推演到它“逻辑的结论”。若是像杨朱一样,“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”,又怎么肯纳税支持国家政策呢?这不是“不要国君”吗?若是实施墨翟的“兼爱”,同时而平等地爱护每一个人,把自己的父母等同于别人的父母,那不是“无父”(不要自己的父母)吗?无父无君不是与飞禽走兽一样了吗? 至于农家、纵横家、兵家,有的陈义过高,有的只求己利,有的诉诸征战,结果都不是理想的,亦即无法真正为百姓谋求福祉。孟子出而辩论,是为了“正仁心,息邪说,距诐行,放淫辞,以承三圣”。三圣指大禹、周公、孔子。他的结论是“岂好辩哉?予不得已也。”真理愈辩愈明,孟子所要表达的是什么?

 

   孟子他要揭示正确观念。在社会上有很多观念是混淆的,有时候各有各的说法即“言人人殊”啊。所以,孟子在这个时候就要提出从儒家来看哪些观念是正确的。孟子在《公孙丑上》中提出了一个被称之为“最为奇特的理论”,这就是“我善养吾浩然之气”说。孟子是在对北宫黝和孟施舍的勇气进行比较后,在对孟施舍之守气和曾子之守约,在对“志”与“气”,思想与情感的比较论证后提出他的“浩然之气”说的,因而,它与一般的勇气、志气、意气等有很大的不同。下面这段话就是一个最好的自注。 “敢问夫子恶乎长?” 曰:“我知言,我善养吾浩然之气。” “敢问何谓浩然之气?” 曰:“难言也。其为气也,至大至刚,以直养而无害,则塞于天地之间。其为气也,配义与道;无是,馁也。是集义所生者,非义袭而取之也。行有不慊于心,则馁也。”历来对这段话的理解颇多歧义,一般都认为这个“浩然之气”十分神秘。或者说它十分奇特。因为连孟子本人也承认“难言也”。当代学者一般把它解释为一种道德精神,似乎也有道理,因为孟子本人也讲,“夫志,气之帅也;气,体之充也。夫志至焉,气次焉”“其为气也,配义与道;无是,馁也。

 

   孟子在演说中,常常会表露出大量的强烈的情感,活泼,充分体现了孟子的人格,道德上的表现孟子雄辩的口才天赋。他喜欢用并行的修辞手法,如:“乡,这是对身体的死亡是不美丽的宫殿,其中乡的身体死了,而不是今天被视为一个妻子;乡身体的死亡是不是这是知识贫乏做到这一点。“原来,这句话就可以完成一个,即”乡对身体的死亡是不是这个美丽的宫殿,女士们的房子奉,知识贫乏投标人的人。“但他打算将其划分为三个并行性加强的势头,增进了感情,显示了的扬声器正确的,公正的。其次,为了向放的真相外行,生动而有趣,孟子喜欢使用的比喻,这个比喻抽象的原料和公义,他所说的特定鱼和熊掌“照顾鱼和熊的爪子”巧妙的比喻“舍生取义,这是,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。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,加强演说的说服力。

 

   孟子之所以好辩,唯一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辩论把儒家思想清晰、准确地传播出去,并告诉人们正确的观点。可是,尽管孟子的口才很好,但最终孟子也没有达到他所希望的目的。这又是什么原因呢?在《孟子》书里面,跟他谈过话的国君像梁惠王、齐宣王、滕文公、邹穆公这些人,都觉得他讲得很好。大臣更多,跟孟子谈过话的大臣,每一个都觉得,他实在是很有道理,没有人讲得过他。大臣都愿意接受。国君有时候就不一定愿意接受,因为接受改变的话等于是你不要再享受了,你要替老百姓设法。国君有时候不愿意,你跟他说你行仁政将来可以称王,他如果没有真的了解人生的快乐何在,他称王之后还是要享受。如果你对于享受的观念没有改变的话,只有一种现实的物质享受的话。那么,你对于这些国君来说实在是不太可能照你孟子的方法来做,叫我先牺牲某些享受,将来统一天下之后,我再来享受大的。那同样是享受,我干吗(嘛)放弃最近的眼前的享受呢?将来享受是将来的事情,也没有任何保障。

 

    孟子生活的时代较孔子生活的“礼崩乐坏”的时代不同,是一个雄群争霸,战乱不已的时代。孟子主张行仁政取民心,然后兴“仁义之师”以统一天下,与法家的以武力征服天下根本对立。孟子“仁致”的思想基础是民本主义或古代素朴的人道主义,即以人为中心,以民为本。《孟子·尽心下》中指出:“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。”正因为人民是国家的根本,比政权重要,更比天子重要,因而他认为:“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,得乎天子为诸侯,得乎诸侯为大夫。”。孟子周游各国,在当时没有人说得过他,但是这些有权力的人也没有人真的愿意照他的话来做。尽管这样,儒家的人性论以及它相关的各种思想却透过孟子的辩论呈现出来。

阅读( ) | 评论( 0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