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能培养焦虑的下一代
你能够想象上幼儿园的孩子学拼音、学数学、学英语吗?你能够想象这些超负荷的补习,都是家长硬加在孩子身上的吗?不幸的是,这已经不是一两个家长的选择,而是很多家长抢着这么干。家长为何狠心让年幼的孩子不堪重负?是什么造成了家长的教育焦虑?
“中国梦”的实现有赖于人才的培养。然而,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存在众多误区,其中家庭教育的现状令人担忧。家庭教育既是人才培养的源头,也是终生教育。为人父母者应当怎样做父母?怎样做孩子的第一任老师?怎样陪伴孩子的终生成长?的确是一门很深的学问。现实生活中,很多人不知道怎样当父母的时候就已经做了父母,不知道怎样教孩子的时候孩子已长大成人。当前的家庭教育具有很强的随机性,部分孩子在重压之下沦为学习的机器,一旦失去压力便产生厌学的情绪;有的孩子只知学习,缺乏生活情趣,一旦学业下滑不懂得自我调节容易消极厌世。
当前家庭教育的现状,是焦虑的一代在培养焦虑的下一代。大量家长把家庭教育的重心放在孩子学业水平的提升,无数“虎妈狼爸”涌现出来,让孩子疲于奔命。中国教育学会在今年1月下旬发布的《中国辅导教育行业及辅导机构教师现状调查报告》显示,我国中小学课外辅导中的支出规模超8000亿元。为何在“禁补令”强压下,校外培训反而愈演愈烈?“赢在起跑线”的理念深入骨髓,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开始,学业竞争就不断被提前,幼儿园的上小学的课,小学的上初中的课,初中的上高中的课……很多家长直接干预孩子在校的学习,干预老师的教学,忽视了孩子健康身心的锻造、良好品格的培养、家庭情感的熏陶、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。
家庭教育也需要专业化。在成为父母之前,很有必要进“父母学校”补课,才能正式“上岗”。家长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,既不能缺位,也不能越位;让家长回到家长的位置,老师回到老师的位置。家庭首先应当是孩子心灵的港湾,是孩子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来源,是孩子良好品格形成的场所。良好的教育生态,需要家庭、学校、社会全方面的配合,不要让祖国的未来在焦虑中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