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中小学生“识五谷”很有必要
据人民网近日报道,武汉一所国际学校把小学生带到农场上课,让孩子们体验挖红薯、割稻子等农事劳作,听老农介绍作物生长过程和种植方法等。这些学生中的大多数还是第一次亲眼看到红薯、稻谷、青菜长在土地里的样子。一堂以田间地头为教室的“识五谷”实践课,让孩子们与农耕文化有了一次亲密的接触,也真切感受了“粒粒皆辛苦”的含义。
“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在城市里出生、成长,脱离了土地和自然,五谷不分,也与农耕文化逐渐疏远。”诚如此言,经常听到一些城镇中小学老师反映,有的学生甚至高中生还闹出“把小麦当葱苗”“分不清长在地里的是高粱还是粟米”“以为萝卜长在树上”等诸如此类的笑话,其中一些学生还是农村户籍。这种不识农事、五谷不分、脱离自然的现象,让人忧心。
当今一些中小学生“五谷不分”的现象是何以造成的?其中固然有近年来各地大力开展学校布局调整、学校向城镇集聚等客观因素,但从根本上说是一些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更多地着眼于应试,没有把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必修课程按要求开足开好。
早在2001年颁布的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》就提出“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”。该决定实施十多年来,许多中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确实也取得了不少成果,创造了丰富经验。比如,一些学校在校内或校园附近开设“学农基地”“开心农场”“百草园”,组织学生开展“研学旅行”等,这些做法深受学生欢迎。但从整体上看,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情况在一些地区并不乐观,部分学生“五谷不分”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今年9月,教育部又印发了《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》,并对小学三年级到高中各个阶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做了推荐,从技术层面进行指导,可谓用心良苦。其中“我与蔬菜交朋友”“关爱身边的动植物”“来之不易的粮食”“农时季节我帮忙”“种植、养殖什么收益高”等,都是立足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考察探究、社会服务等实践活动,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、思想实际、认知水平以及年龄特征。当前中小学的当务之急,是要加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划并真正实施到位。通过活动课程把学生带到田间地头、湖塘菜园无疑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,部分学生“五谷不分”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。
“鹅、鹅、鹅,曲项向天歌。”从初唐骆宾王的《咏鹅诗》到当代少年“云从天上掉下来摔破了就变成了雾”“夕阳是水中的金鸟”的吟诵,都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乡村田园生活、大自然的熏陶对孩子灵性的滋养有多么重要。将课堂设在农场,把学生带到大自然怀抱中,给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“识五谷”,更是让学生能够对待粮食、对待劳动、对待“三农”以及对待大自然建构一种健康、正确的观念,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、发展核心素养,尤其是社会责任感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,都具有重大意义。
留住乡愁也罢,故土难离也罢,一个人的家国情怀不是凭空产生的,与少年时代的经历密切相关。在田间地头参与农事的经历以及乡村田野种种具体的实物和场景,把人们内心的乡愁变成了十分可亲可感的具体影像,而不会是空洞和抽象的言词。这才是根深蒂固的、牢不可破的情怀所系与乡愁所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