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育课堂

回溯“九一八” 来龙去脉也是爱国教育

点击数: 【字体: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
 

昨天是“九一八”事变87周年纪念日,各地有许多纪念活动,网络、手机上也有许多自发的纪念,一些城市鸣响了防空警报。这一切,体现着国人对这个日子的重视,传递着一个民族的心声:勿忘国耻,居安思危,振兴中华!

“九一八”事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重要事件,涉及我们对诸多近现代历史事实的认知。“九一八”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,而这段历史,也有它的“前传”。

1931年9月18日,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,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,然后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,是为“九一八”事变。次日,日军侵占沈阳。但是“关东军”是指什么?它是从天而降的么?

这决不是一个简单的、小小的历史知识的盲点,而是影响到我们对中国近现代史、中国外交史、中外关系史和中国抗战史的基本认知,关乎我们的家国情怀。这也不仅仅是普通国民的历史认知问题,还涉及学术界对若干重要历史问题的认知与界定,给我们的历史认知带来某种模糊与误区。

日本侵华的历史与侵华战争,以及作为中国现代史一部分的抗战史有所不同,这种不同就在于“九一八”有其“史前史”或曰“前传”。

“九一八”事变的“前传”实际上是这样的:日本通过甲午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《马关条约》,令中国割让辽东半岛、台湾给日本,因俄德法干涉,日本攫取辽东半岛未成,相反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租借旅顺、大连湾及附近领土领水,并修筑中东铁路。而日本通过日俄战争,转而攫取了沙俄的这些侵华成果。日本在此建立“关东州”,组建关东军,积极预备扩大侵华。日本的侵华史,自中国近代一以贯之,延续长达50余年。

“九一八”事变是中华民族的血泪史,日本通过扩大侵华,使得中华民族的苦难达到历史的顶点。“九一八”事变的“前传”也可以这样叙事:孙中山领导的“辛亥革命”没能解决日本侵华的问题,北洋军阀的统一战争也没有统一中国。

回溯“九一八”事变的来龙去脉,我们对87年前的民族危机会有更深的切肤之痛,也更能明白今日中国和平发展来之不易。9月18日的防空警报不应当空鸣,振兴中华时不我待,还看我辈。


作者:长江日报 来源:长江日报 发布时间:2018年09月20日